【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的H-1B签证新规,在刚过去的周末引发了一场混乱。
亚马逊、微软等美国企业敦促身处海外的员工紧急返美;H-1B签证持有者因担心无法入境,被迫取消假期提前返美。另据多家印媒报道,一批美国网民煽动恶意订购机票,试图阻止印度籍员工入境。
随着白宫澄清H-1B新规仅适用于新的申请者,恐慌情绪逐渐消退。但路透社指出,特朗普的最新行动已经在硅谷敲响了警钟。
《金融时报》21日指出,H-1B签证新规或让美国雇主每年为此支付140亿美元。对高度依赖海外员工的美国科技行业来说,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
根据特朗普19日签署的公告,自9月21日起,企业为H-1B签证申请人支付的费用将提高至10万美元。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当天宣称,新的费用“按年计算”,适用于首次申请和续签。
消息传来,包括微软、亚马逊、Google母公司Alphabet、高盛等美国企业都向员工发送了紧急邮件,发布旅行警告。
路透社上周末在旧金山机场看到,几名印度公民因担心新政生效后无法入境,提前结束了假期。
“现在这个局面让我们不得不在家庭和留在这里之间做选择。”一名在美国某大型科技公司工作的工程师说。
这名工程师的妻子同样持有H-1B签证,准备回到印度照顾生病的母亲。她原定周五下午5点05分从旧金山飞往迪拜。由于多名印度乘客在收到雇主的消息后要求下机,导致航班延误了三个小时。最终,至少有五名乘客获准下机。
当地时间2025年9月19日,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大幅改革H-1B签证项目 东方IC
印度籍员工是H-1B 签证持有者中最大的群体。去年,71%的H-1B签证获批人员来自印度。
《印度斯坦时报》、《今日印度》等多家印媒注意到,在特朗普宣布H-1B新规后不到两小时,印度新德里飞往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的单程机票价格就从3.7万卢比(约合人民币2990元)飙升至7万至8万卢比(约合人民币5650元至6460元)。
与此同时,在美国在线论坛4chan上,一批用户号召网民以下单不付款的方式恶意订购机票,试图瘫痪航班预定系统,阻止印度人返回美国。
印度外交部20日发声明称,已经注意到美方H-1B签证的新政,印度各界正在研究其全部影响。声明称,新措施可能对印度家庭“造成干扰”,从而带来“人道主义后果”。印度政府希望美国有关部门能妥善处理这一问题。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20日澄清,新费用将在下一轮申请周期生效,已持有H-1B签证或续签的申请人不受影响。
“那些已经持有H-1B签证、目前在国外的人,重新入境将不会被收取10万美元,”莱维特在X平台上写道,“H-1B签证持有人可以像往常一样离开和重新进入这个国家。”
路透社称,截至当地时间21日,H-1B新规引发的恐慌情绪已逐渐消退。
“我认为,这在周末引发了一场恐慌,因为人们不清楚现有的H-1B签证情况如何。不过这在周末已经理清楚了,所以目前恐慌情绪已不存在。”IBM副董事长加里·科恩(Gary Cohn)当天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面向全国》节目中表示。
即便如此,路透社指出,特朗普的最新行动已经在硅谷敲响了警钟。
《金融时报》援引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USCIS)数据,指出2024年美国批准了逾14.1万份新的H-1B申请,如果这一数字保持不变,而新的申请费用为每人10万美元,美国公司每年将为此支付140亿美元。
报道指出,硅谷高度依赖H-1B来聘用海外工程师、科学家和程序员。USCIS数据显示,2023年约有三分之二H-1B持有者从事IT行业。此外,美国会计、医疗保健等行业的雇主也广泛使用此类签证。
硅谷知名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首席执行官加里·谭(Garry Tan)在X平台发文,指出特朗普的决定是一个错误,“扼杀了初创企业”,如同“给包括加拿大温哥华和多伦多在内的海外科技中心送上一份巨大礼物”。
“短期内,华盛顿可能获得意外之财;但从长期来看,美国有可能因此损失其创新优势,为了短视的保护主义而牺牲活力。”总部位于纽约的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的分析师杰里米·戈德曼(Jeremy Goldman)说。
据报道,一些美国企业已经准备采取法律手段,试图推翻H-1B新规。代表美国大型企业的律师向《金融时报》表示,他们的客户正等待负责发放签证的美国国务院的进一步澄清。
史密夫斐尔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马修·邓恩(Matthew Dunn)表示,行政部门有权收取一定的费用来补偿H-1B项目的管理成本,但10万美元的价格“完全超出了他们的监管权限”。
“我们认为,法院干预并阻止这项公告的可能性非常大。”邓恩补充道。
在20日发布的一份情况说明书中,白宫表示,在符合“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将允许个别H-1B签证申请豁免10万美元费用。
《金融时报》称,预计美国政府将针对H-1B签证推进更广泛的改革,包括提高其工资门槛。有共和党议员呼吁,H-1B签证的发放应该根据薪资,而非现行的抽签制度。
据报道,美国的雇主们正在考虑为员工申请其他签证,包括为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设计的L-1类签证。但该签证的要求更为苛刻,员工需要在该公司的境外机构至少连续工作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