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面对科技含量超高的中国产品,还没跟上时代潮流的挪威人不仅成了“井底之蛙”,还“模仿”起美国前商务部长雷蒙多之流,荒谬地散布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担忧”。
据美联社当地时间11月5日报道,挪威主要的公共交通运营商Ruter公司近日声称,在针对中国制造的新型电动公交车进行测试后发现——制造商可以远程关闭车辆,该公司煞有其事地宣称,将实施更严格的“安全要求”,并加强“防黑客措施”。
Ruter公司上周公布的测试结果显示,中国的宇通集团能够访问其控制系统,用于软件更新和诊断。于是乎,这家挪威公司竟得出这一谬论:“从理论上讲,这种访问可能被利用来影响公交车运行。”
Ruter公司称,为求屏蔽外部信号,测试是在地下矿区进行的,接受测试的对象包括全新的宇通电动车以及荷兰VDL公司生产的三年车龄的车辆。测试显示,荷兰制造的公交车不具备空中(远程)软件更新功能,而中国制造的公交车则具备此功能。
2025年8月14日,一辆隶属于挪威公共交通运营商Ruter的宇通客车正接受车辆通信系统测试 Ruter公司图
当地时间11月5日,美联社就此事向宇通方面寻求置评,但未立即得到回应。英国《卫报》同样报道了此事,并援引宇通方面的一份声明称,该公司“严格遵守”其车辆运营所在地的法律法规。声明还指出,宇通客车的数据存储在德国。
《卫报》还援引一名宇通方面的发言人称,这些数据经过加密,“仅用于车辆相关的维护、优化和改进,以满足客户的售后服务需求”。
美联社称,根据宇通官网的信息,该公司在过去几十年间,已在欧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亚太地区销售了数万辆车辆。
而挪威运营商这项研究的部分动因,则是对监控问题的担忧。目前,欧洲、北美以及其他地区的许多国家,“正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数据和远程操作安全”。
Ruter公司运营着挪威一半的公共交通系统,业务范围覆盖首都奥斯陆和该国东部的阿克什胡斯地区。该公司称,调查结果显示,“制造商对每一辆公交车都拥有直接的数字访问权限,可进行软件更新和诊断”。
拥有超过100辆宇通公交车的Ruter公司称,这些公交车上的摄像头未连接互联网,因此“不存在从公交车传输图像或视频的风险”,并指出这些车辆无法被远程操作。
不过,该公司还是坚称,制造商可以通过移动网络访问车辆的电池和电源控制系统,这意味着理论上,“制造商可以使公交车停驶或失去工作能力”。
这家挪威公司称,正采取应对措施,包括在未来采购中实施更严格的安全规定,开发防火墙以确保本地控制、防止黑客入侵,并与政府合作制定“明确的网络安全要求”。此外,该公司还在采取措施延迟接收外部信号,“以便能够在信号到达公交车之前了解正在发送的更新信息”。
据报道,在挪威的邻国丹麦,运输运营商Movia公司表示,他们正在审查有关公交车网络安全和间谍活动的风险评估,以及防止黑客攻击、数据滥用和公交车瘫痪风险的可能措施。
这家公司表示,丹麦政府尚未收到任何公交车被停用的案例报告,但他们正在寻找消除漏洞的方法。该公司称,来自挪威东南大学的顾问在一次交通会议上公布了新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无论是黑客还是供应商,都无法控制公交车。
Movia公司还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同样重要的是,挪威高级顾问指出,这并非中国公交车独有的问题,而是所有内置此类电子装置的车辆和设备都面临的问题。”
美联社指出,有关对电动车辆远程控制的担忧并非首次出现。今年1月,美国监管机构对特斯拉展开调查,此前有报道称,特斯拉的远程控制技术,允许驾驶员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远程操控车辆返回或前往其他地点,导致多起事故发生。
然而,宇通的公交车由司机人工操作,并非像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等地区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或接驳车那样自动驾驶。
在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飞速发展之际,诸如挪威方面这样“荒唐又可笑”的“担忧”并非个例,此前最著名的莫过于拜登政府时期的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
2024年3月,雷蒙多在替拜登政府兜售新版“中国威胁论”时,就极力渲染了一个耸人听闻的场景——“那太可怕了……试想一下,假如美国路上行驶有300万辆中国汽车,而北京可以让它们全部同时熄火。”
相关采访视频中,雷蒙多甚至还脑洞大开地宣称,“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就是装上轮子的iPhone”,“可能每分钟都在收集数百万美国人的数据,将这些数据传回中国”。
对此,时任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发言人,现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曾就雷蒙多这一言论发文回应:“(中国)汽车就像装上轮子的iPhone?北京可以让在美国道路上行驶的数百万辆中国车辆同时熄火?善意提醒一下雷蒙多部长,iPhone是美国产品,你是在暗示iPhone、特斯拉甚至波音……一直在向美国发送秘密数据,随时可能被华盛顿关停吗?”
华春莹当时还引用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一句名言总结道:“如果你唯一的工具是一把锤子,那么会把所有的问题都视为钉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