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特朗普政府对印度祭出的50%关税大棒已落地半月有余,这个曾在2019年对美国杏仁、苹果挥出报复性关税的国家,此次却显得异常克制。
英国广播公司(BBC)3日报道称,这其中既有地缘政治层面的动作,包括印度尝试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印俄领导人还在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期间同乘一辆轿车,以此向美国传递不满信号,也有国内层面的纾困举措,莫迪宣布为陷入困境的出口商提供帮助,且即将实施减税措施以减轻关税对出口的冲击。但截至目前,印度唯独对“直接报复”三缄其口。
报道指出,德里的处境颇为艰难。与最大贸易伙伴美国的关税僵局持续时间远超预期,双方贸易谈判陷入停滞,本就受损的两国关系更是因美国官员日复一日的指责而进一步恶化。
这种僵局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据估算,若50%的关税长期维持,印度GDP或缩水0.8%。本财年印度对美出口可能减少多达350亿美元,纺织、珠宝和皮革等关键行业的数十万个工作岗位将面临风险。
被逼到绝境的印度,会选择报复吗?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大棒并非首次落下,而印度也并不畏惧报复。2019年,当美国拒绝豁免对印度钢铁和铝征收的更高关税时,印度便对约28种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涵盖杏仁、苹果等。
但专家表示,这一次,升级贸易战并不符合印度的利益。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教授特利斯(Ashley Tellis)在接受《连线》采访时表示,“报复是一种代价高昂且徒劳无益的策略,因为归根结底,印度对美国的依赖程度超过了美国对印度的依赖。”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印度对美商品出口额达860亿美元,几乎是美国对印商品出口额的三倍。
全球贸易研究倡议组织创始人斯里瓦斯塔瓦(Ajay Srivastava)告诉BBC,印度深化与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的接触,都是明智之举,并补充说,现阶段进行直接报复还为时过早。
他认为,印度至少应等待六个月,以评估美国行动的全部影响,毕竟特朗普及其顾问的行事风格难以预测,除了已实施的50%关税,不排除还会有额外措施出台。
当地时间2025年8月27日,美国洛杉矶市,商店内出售从印度进口的商品。 IC photo
一些专家还提醒,印度应警惕在贸易战升级的情况下,美国可能将关税扩大到服务、数字贸易和外包等非商品领域。这些领域占印度GDP的6%。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上月底已警告称,将修改H-1B非移民签证制度。
目前,H-1B签证每年配额上限为8.5万个,广泛用于科技、工程等领域雇主引进海外专业人才。其中70%的H-1B签证由印度人获得。BBC指出,此举表明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影响已超越贸易领域。
报复风险极高,印度的次优选择是什么? 专家认为,应对美国关税风险的最佳缓冲措施是出口市场多元化。
印度商业和工业部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此前对路透社表示,受关税冲击的出口商将获得印度政府的财政支持,同时政府还鼓励他们开拓中国、拉丁美洲和中东地区市场。据报道,印度政府已承诺为出口商提供财政援助,且印度商业和工业部官员表示,政府已选定近50个国家作为印度产品拓展出口的目的地,尤其是纺织品、加工食品、皮革制品、海产品等。
印度经济学家、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巴苏(Kaushik Basu)近日也在世界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撰文称,现在是印度“与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等国家建立经济和外交关系的时候了。这也意味着要加强与其他担忧特朗普关税影响的国家的贸易与合作,特别是在欧洲和拉丁美洲”。
斯里瓦斯塔瓦对此表示认同,在他看来,利用外交联盟和贸易多元化是印度向华盛顿“施加压力”的最佳选择,将有针对性的报复仅作为最后的手段。
报道称,目前已有迹象表明,德里方面正积极加快其他贸易协定的达成。7月与英国签署全面协议后,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戈亚尔(Piyush Goyal)表示,印欧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
但多元化并非速效良方。新加坡贸易专家詹德亚拉(Srividya Jandhyala)告诉BBC,对单个出口商而言,在没有合作伙伴、客户或业务关系的新市场寻找客户难度很大。而且转向新市场需要成本,如果新客户需要专门的产品线、机械、设备或组件,印度出口商必须考虑在未来关税存在高度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这样的投资是否值得。
专家称,鉴于特朗普政策的反复无常,从长远来看,寻找新的贸易伙伴已非选择而是必然。
斯里瓦斯塔瓦建议,印度政府应全力以赴加快市场多元化,比如带领特定行业的贸易代表团前往新市场,并在阿联酋和墨西哥等国建立出口枢纽以绕过美国的高额关税。
在他看来,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通过技术和质量升级基金来紧急增强国内竞争力,以支持出口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