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齐倩】 这都2025年了!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还在被迫害妄想症,生怕中国人惦记他那点技术。
据彭博社9月10日报道,多名知情人士表示,NASA已禁止持有美国签证的中国公民参与其机构项目。目前,NASA发言人已证实此消息的真实性。
报道称,尽管NASA通常对雇用中国公民有一定限制,但一直以来,持有美国签证的中国公民作为承包商、研究生或大学科学家一直能够参与NASA的机构研究。
但知情人士告诉彭博社,9月5日,一些与NASA合作的中国公民被拒绝访问机构的资料系统,并被禁止参与与其工作相关的会议,无论面对面会议还是线上会议。
NASA方面已证实此事。NASA发言人贝瑟尼·史蒂文斯10日声称,NASA已针对中国公民采取所谓“内部措施”,包括限制对该机构设施、材料和网络的身体及网络安全访问,“以确保我们工作的安全”。
彭博社提到,NASA采取这一限制措施之际,该机构正面临多重动荡,今年先后经历了人员和预算削减,以及美国社会对其太空探索计划方向的质疑。同时,NASA全体正因“中国将抢先登月”的论调着急上火。
正在测试中的“追梦者”飞船 NASA网站
一直以来,美国都将中国排除在该空间站项目之外。2011年4月,美国国会批准的“沃尔夫条款”,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中美两国之间任何与NASA有关或由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协调的联合科研活动。该条款臭名昭著,也被称作对华“太空封杀令”。
但今时不同往日,随着中国近年来在太空领域进展不断,美方故步自封,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今年4月,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中国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在此次获准借用月球样品的来自6个国家的7家机构中,包括了两所接受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资助的美国高校——美国布朗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但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行星科学家蒂莫西·格洛奇无奈地透露,与美国大多数涉及月球样本的研究不同,他的项目不会得到NASA的支持。
格洛奇称,他们将不被允许使用NASA资金来研究中国借用的月球样品,原因就在于“沃尔夫条款”。
与此同时,美国政界人士和媒体频频热炒“中美登月之争”。眼瞅中方项目进展稳步又扎实,在全美蔓延的“登月”焦虑正日益升温。
今年2月,在华盛顿举行的商业太空会议上,美国得克萨斯州国会议员、众议院科学、太空与技术委员会主席布鲁斯·巴宾大开脑洞,他臆测:月球上可能会出现用中文书写的“不得擅入”的标志。巴宾称:“我的首要任务是确保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表面,而且我们要赶在中国之前做到这一点。”
上个月,美国交通部长、NASA代理局长肖恩·达菲宣布加速推进在月球建造核反应堆的计划。
据美国政客新闻网报道,一名NASA高官直言,这些行动旨在“赢得第二次太空竞赛”。美媒在报道中多次扯到中国,并披露NASA正在寻找能够在2030年前将反应堆送上太空的公司,因为那正是中国计划将首位宇航员送上月球的时间节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流传的“中国将领先美国登月”等悲观论调,深深刺痛了肖恩·达菲。
“这是在嘲讽整个NASA!”据彭博社等媒体获得的内部讲话录音,达菲9月4日向NASA全体职工发表讲话时信誓旦旦,宣称美国“一定会抢在中国之前登月”,将赢得“第二次太空竞赛”。
达菲在讲话时反驳了近期部分批评者的观点,这些人认为中国将先于美国重返月球。达菲自称这不可能。他说,若最终结果真是如此,“那我真是活见鬼了(I'll be damned)!”。
NASA代理局长肖恩·达菲
但据美国“太空”网站报道,在9月份的一次参议院商务委员会听证会上,美国专家就中美太空竞赛拉响警报。与会专家指出,中国的核心优势在于政府对登月任务架构“目标明确、行动统一”,而美国存在“政府换届导致政策反复”的问题,对跨十年甚至跨代际的太空任务造成损害。
前NASA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说,当前美国登月架构脆弱且过度依赖SpaceX,使计划易受冲击。“除非做出改变,否则美国极不可能赶超中国预计的登月时间表。”
相较于美国太空计划的喧嚣与混乱,中国的月球探索计划进展踏实而顺利,载人登月发展稳步推进,已经进行了多次绕月探测和取样任务,为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奠定基础。
今年4月24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单忠德表示,中国探月工程始终秉持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合作共赢的原则,与国际社会共享发展成果。中国将持续开放月球科研样品国际申请,我们期待全球科学家获得更多科学发现,共同拓展人类认知、造福全人类。
对于美方屡屡炒作所谓的“中国太空威胁”话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5月2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中方始终坚持和平利用外空,反对外空军备竞赛,反对外空武器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