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王一】距离美国拟对铜征收新关税仅剩不到两周,这个全球价值2500亿美元的产业已因此陷入焦虑和不安。全球最大铜生产商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董事长马克西莫·帕切科(Máximo Pacheco)抱怨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了铜关税却没有提供更多细节,这种不确定性很难管理,“我们并不完全理解美国试图借此达到什么目的”。
特朗普本月早些时候宣布,将自8月1日起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铜征收50%的关税。然而,英国《金融时报》7月20日指出,白宫并未明确说明该关税是否适用于精炼铜、半成品铜制品还是铜矿石,这一模糊表述让矿企和工业用户对关税的具体执行时间和范围充满疑问。
“我们的客户感到不安,他们需要搞清楚这一切最终会走向何方。”帕切科告诉英媒,自由贸易“对双方都有价值”,智利也乐意向美国供应更多精炼铜来支持其制造业。
智利国家铜业公司董事长马克西莫·帕切科 美媒
英国《经济学人》17日报道称,美国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铜消费国,但其产量仅占全球供应量的5%,加工量仅占3%。大约45%的美国需求由净进口(一定时期内,如果进口数大于出口数为净进口)满足,这些进口主要以铜矿加工物为主。
而智利是美国精炼铜的主要供应国,占美国精炼铜进口总量的逾60%。帕切科表示,“如果美国真的想要发展更多铜制品的制造业,那么很显然,他们将需要更多的电解铜板”。
《金融时报》分析指出,目前虽然美国有部分铜矿开采,但其国内冶炼能力有限,无法完全满足消费需求。业内人士指出,建设新的冶炼厂通常需要数年时间,因此短期内美国难以用国产精炼铜取代进口。
报道称,而征税威胁到来之际,全球铜行业已面临供应增长乏力的困境,矿石品位下降和开发成本上升,导致新矿项目的推进愈发艰难。
“我们并不完全理解美国试图通过这一声明实现什么目标。”帕切科吐槽道。美国市场约占帕切科公司铜电解板销量的11%。
《经济学人》分析称,特朗普的关税声明已在市场上引发剧烈波动。美国未来铜供应的价格预计将飙升,而海外价格则出现下跌。自今年早些时候以来,这一价格分化趋势持续扩大。
与此同时,新加坡大华银行在报告中指出,由于美国企业为了应对关税风险而大量囤货,该国铜进口激增,导致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铜库存正在下降,市场出现“剧烈的波动和投机”。此前在特朗普宣布铜关税两天后,美国彭博社就注意到,这一消息带来的铜价飙升正引发全行业抢运铜货至美国的热潮。急于赶在关税生效前完成运入的贸易商,正考虑将交货地点转向夏威夷和波多黎各,以缩短运输时间。
美国本土拥有铜矿资产的企业正受益于价格上涨。全球矿业巨头力拓集团(Rio Tinto)和占美国国内铜产量60%的矿企自由港麦克莫兰公司(Freeport-McMoRan)的股价双双走高。对于后者来说,50%的关税可能会给其带来每年高达16亿美元的暴利。
不过,《经济学人》认为,高价对提升美国国内铜供应没有多大帮助,至少在短期内不会。新挖掘矿山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时间,而且在美国建设一座铜矿山的成本约为海外的三倍。冶炼铜也同样不容易,一座冶炼厂的建设成本约为30亿美元,还需消耗大量的电力。业内高管普遍不愿基于可能随时被特朗普撤销的关税政策,进行如此巨大的资本投入。
有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可能会在关税正式生效前降低税率或为特定产品设置豁免,以减轻其影响。鉴于此前他在多项关税政策上“收回成命”,外媒有了这一猜测并因此戏称其为“TACO交易”,即“特朗普总是临阵退缩”(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的首字母缩写。
《金融时报》表示,一种可能性是,美国可能只对铜制半成品如电线、管材和铜带征收关税,而允许精炼铜继续免加征关税进口。
“如果铜关税正式生效,对数据中心和汽车行业等终端用户的连锁冲击将非常强烈。”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关键矿产安全项目主任格雷斯林·巴斯卡兰(Gracelin Baskaran)警告称,“一旦国内产业感受到关税的压力,相关政策很可能会被重新审视,因为这威胁到美国的增长议程。”
《经济学人》也持有这一观点。该杂志举例称,每辆汽车平均需用20公斤铜,电动车的用量更高;数据中心每兆瓦电力至少需要27吨铜,大型站点加起来接近3000吨。英伟达的热门NVL72机架内部,连接108颗先进处理器所用的铜线总长度近2英里(1英里约等于1.61公里)。
“美国铜价大幅上涨可能令企业望而却步,推迟或取消在美国建设工厂和数据中心的计划,这将粉碎特朗普打造美国经济伟业的宏图。”《经济学人》直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