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邓军 编辑/赵乾坤】 7月15日,中澳总理年度会晤联合成果声明发布。
声明称,双方重申支持人文交流,强调人文交流对深化双边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欢迎两国直航航班数量增加,带动更多人员互访。双方同意加强文化、体育、教育、创新、学术、航空、卫生、旅游等领域交流,包括重启中澳旅游对话。澳方继续欢迎中国学生,肯定其对澳社会所作贡献。双方欢迎更多澳青少年通过国际青少年交流项目和计划等赴华交流访学。两国领导人欢迎双方国家博物馆互办重要文化展览。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关于旅游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十年来,中澳高水平自贸协定持续推动双边经贸合作深化。中国连续16年稳居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地位。同时,中国长期是澳大利亚最大国际留学生来源国和最大海外游客来源国。
多位专家、学者向观察者网表示,“旅游外交”在修复国际关系具有独特价值。一方面,相较于传统经贸合作,它可以更高效地重建两国社会互信;另一方面,旅游并非孤立领域,人文交流、旅游合作可以反向撬动教育、移民等领域的政策松动,且 “民间大使”功能可转化为国际政策制定的长期影响力。尽管中澳合作有望为澳大利亚旅游业带来强劲动力,但该行业若想赢得更多中国游客青睐,仍需释放更明确、更友好的信号。
旅游合作成关键词,这是“前瞻性战略布局” 7月12日至18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对中国展开正式访问。这是阿尔巴尼斯就任澳大利亚总理后第二次访华,澳大利亚媒体普遍认为,贸易、旅游、教育及体育合作成为了此访华的重点议题。
据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总理办公室官方网站信息,阿尔巴尼斯强调了旅游业对经济的支柱作用,扩大与中国的旅游关系将为澳大利亚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并促进澳大利亚企业的发展。
悉尼歌剧院和环形码头的歌剧院酒吧 视觉中国
澳大利亚网站The Mandarin报道称,阿尔巴尼斯表示,此次访华聚焦深化两国在气候变化、钢铁脱碳及旅游等领域的经贸纽带,探索双边经济关系升级路径。阿尔巴尼斯强调,中国中产阶层扩容将为澳大利亚带来重大机遇,中国游客增速领跑国际市场,正是澳大利亚加大旅游投资的核心动因。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报道提及,在访问中国上海期间,阿尔巴尼斯表示,“我们在江(黄浦江)对岸看到的这些发展,象征着中国近几十年来的非凡成就。”
另据官方公布的消息,访华期间,阿尔巴尼斯见证了澳大利亚旅游局与携程集团签署2025—2028年战略合作备忘录(MOU)。该协议致力于将澳大利亚打造为中国及亚洲主要客源地的长线旅游首选,通过提升游客体验、发展生态旅游等措施推动入境游可持续增长。阿尔巴尼斯在致辞时表示,中国游客在澳大利亚旅游消费支出高于其他国际客源市场。
携程向观察者网提供的资料显示,近年来,澳大利亚旅游局深耕中国市场,顺应年轻化、自由行、定制游等出行趋势,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本次合作将融合澳大利亚旅游局品牌资源与携程数字技术,通过线上线下营销协同、数据共享及供应链优化推动产业升级。双方计划推出多元化旅游产品及精准营销策略,全方位呈现澳独特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文化艺术及美食美酒体验,为中国游客打造更高品质的出行体验。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对观察者网表示,中澳两国交往贵在“民相亲”,而“民相亲”重在常来往。因此,旅游不仅是文明交流互鉴、文化交流与人员往来的最有效载体,也是修复和巩固两国关系的重要民意基础。在此背景下,澳大利亚总理此次访华行程专门设置旅游合作议题,有助于促进两国旅游业交流与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弘教授向观察者网解读称,旅游业作为中澳合作关键领域,是中澳间超越经济合作、增强民间互信的“压舱石”。阿尔巴尼斯此次访华特别强调旅游合作,反映出澳大利亚政府对中国游客市场高度重视的前瞻性战略布局,并释放出澳大利亚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充满信心的强烈信号。
中国游客潮再起,澳大利亚旅游业的“春天”来了? 澳大利亚旅游局的官方资料显示,该国旅游资源禀赋突出:从乌鲁鲁巨岩的壮阔到大堡礁的珊瑚秘境,各地景观独具魅力;由海岸碧水白沙延伸至内陆红土荒漠,各州领地风貌迥异。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阿德莱德、珀斯、黄金海岸、达尔文及大堡礁、艾尔斯岩(乌鲁鲁)等均为标志性旅游目的地。
澳大利亚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旅游业在疫情爆发前是该国支柱产业:2018/19财年贡献超600亿澳元(约合2804.76亿元人民币)产值,占GDP比重达3.1%;全国约5%劳动力从事该行业。2019年近150万人次中国游客访澳,消费额达130亿澳元(约合607.7亿元人民币),占国际游客总消费三成以上,创历史峰值。
来自携程的数据显示,澳大利亚是中国传统的远程旅游目的地,随着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稳步复苏和发展,澳大利亚正成为吸引众多中国游客出访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并稳居2024年中国游客南半球旅游目的地榜首。
《澳大利亚人报》援引澳大利亚统计局的数据称,2025年1月中国游客入境量突破11.4万人次,在客源国排名中“重登榜首”。《先驱太阳报》报道称,澳大利亚旅游局局长暨行政总裁韩斐励(Phillipa Harrison)认为,当月中国市场强劲复苏表明游客规模正加速接近2019年水平。
珀斯国王街咖啡馆 视觉中国
澳大利亚统计局的数据还显示,2024年3月至2025年3月,中国游客在澳消费92亿澳元(约合430.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28%,约占澳短期国际游客总支出的25%。同期,中国赴澳游客量增长26%,达86万人次,增速领跑各客源市场。2024年澳前五大国际游客来源国依次为新西兰、中国、美国、英国及印度。其中中国游客消费占比达25%,位居首位,显著高于英国(6.7%)和新西兰(6.3%)。
此外,组团开拓市场,举办同业培训,创新推广宣传……2025年以来,借着中国对澳入境免签的“春风”,澳大利亚旅游业界纷纷组团走进中国,了解市场变化,对接中国旅业同行,加速澳大利亚旅游业发展步伐。其中,在“瞰见更美世界暨中澳航线40周年”推介会上,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总经理韩彬(Nick Henderson)向观察者网透露:希望通过与中国航司的深度合作,“以中国游客为中心”共同开发更多元化的旅行产品,以迎接“新的旅游黄金时代”。而在2025昆士兰旅业大中华区洽谈会上,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旅游及活动推广局大中华区局长沈俐向观察者网表示,中国市场的超速反弹,正在改写世界旅游业的底层逻辑,昆士兰正致力于升级中国“本土化”推广策略,瞄准中国高净值人群与年轻Z世代的消费需求。
提及澳大利亚旅游局和携程集团未来的战略合作,澳大利亚旅游局国际市场及商务会奖旅游部执行总经理马洛宾表示,期待双方共建更具深度和吸引力的澳大利亚旅游生态系统。携程集团CEO孙洁则表示,中澳旅游合作展现出强劲的韧性与发展潜力,未来将持续探索创新模式。
第二个十年,中澳旅游合作强调“相向而行” 阿尔巴尼斯此次访华正值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第二个10年。 2025年7月7日,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在《澳金融评论报》评论版发表题为《推动中澳关系稳中有进正当其时》的署名文章中表示,中国长期是澳最大国际留学生来源国和最大海外游客来源国,每年有超过100万的中国游客赴澳观光旅游。目前在澳有一百多万华侨华人,为促进澳经济社会发展、丰富澳多元文化社会作出重要贡献,成为中澳民间交往的重要纽带。两国现有100多对友好省州、姐妹城市,为增进地方交流和人民友谊发挥重要作用。中方期待同澳方进一步加强人文交流。
业内专家认为,中国游客对澳大利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中澳两国旅游合作需要双方相向而行。
墨尔本grafitti墙 视觉中国
戴斌表示,周边国家及欧洲等远程目的地也正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宣传推广力度。由此可见,澳大利亚旅游业正面临较大竞争压力。为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并成为其首选目的地,澳大利亚旅游业需向中国游客释放更多友好信号,并采取更富诚意、更有效率和更高品质的服务措施。
首先,友好与善意不仅体现在服务游客层面,更关乎国家间友好关系,需要澳方与中国政府、旅游业界及游客相向而行。
其次,中澳间航班恢复率仍低于国际航线平均水平。若希望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澳方还需付出更多努力。
此外,面向中国市场,讲好澳大利亚新时代故事至关重要。期待澳大利亚旅游业进一步加强对华市场推广力度。例如,中旅旅行、春秋旅游、广之旅、众信旅游、凯撒旅游等大型旅游企业在远程出境游市场扮演重要角色,建议澳政府后续重点加强与这些中国传统旅行商的合作,并加大对中国媒体的宣传推广力度。
最后,旅游推广不能仅依赖单一部门,而需多部门协同推进。建议澳大利亚旅游业加强目的地、民航、外交、移民等部门与中国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
目前,中国已对澳大利亚实施单方面免签政策,但澳大利亚尚未推出对等便利措施。
对此,陈弘认为,澳大利亚不应仅着眼于吸引更多中国游客,还需为澳大利亚游客赴华旅游提供更多支持与便利。同时,当前澳大利亚的旅游基础设施未能完全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希望澳大利亚与中国旅游服务业(包括酒店、餐饮、旅行社等)开展更深度合作,出台更多支持措施,吸引中国企业和资本投资澳大利亚旅游业。
陈弘建议,澳政府还需努力营造良好和安全社会氛围,避免出现针对国际游客和留学生的歧视等负面言行。此外,发展旅游业不可竭泽而渔,为应对澳大利亚部分地区旅游业过度开发问题,澳方应与中国政府及旅游业界携手,互通有无,共同促进两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